找到相关内容1019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浅谈三摩钵提

    密咒之力就是佛力。受持密咒者,可以净化身心,可以利益众生,可以庄严世界。“备行菩萨清净妙行,”——菩萨清净妙行可概括为,而受持密咒者,日日具足。“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,”——密咒总持...一提禅修,便以为只有“以净觉心,取静为”一条路,而忽略了“于陀罗尼不失寂念,及诸静慧”这条“动”的修持之道。实际上,“全心是咒,全咒是心”的修持密咒之道正是“单修三摩钵提”的妙方便。 请看: 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4345418.html
  • 修持之道——人间佛教经证

    我和谐,以互相尊重包容的雅量来增进社会团结,以四无量心来利济有情,以来造福大众。像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为救五百位商人而宁犯杀戒,富楼那尊者的为法忘躯,摩诃男为救同族而舍身成仁,智实大师为佛教慧命而...修持之道——人间佛教经证   心平何劳持戒,直何用参禅,恩则孝养父母,义则上下相怜。  ——《六祖坛经》——  一、心平何劳持戒   一般人听到持戒,总是心生畏惧,觉得会给自己带来约束,其实持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645908.html
  • 学佛重在实践

    罪,于阿僧祗劫受大苦恼,是故于此应决定信,勿生诽谤,自害害他,断三宝种。” 学佛到底是学什么呢?简单的说,学佛就是学习佛陀所学的法,修持佛陀所修的,称为学佛。其中主要的当然是指,修学四无量心与发菩提心,四摄法与。因此,正确的学佛修行,应该是指舍俗出家入僧、精修一切佛法的人。然而,学佛决不是指那些以佛法作为学问,终日谈空说妙的学者。佛经上把研究三藏教理,空谈大乘佛法而不如法修行的人,比为“...

    三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0146973.html
  • 菩萨、罗汉、神、仙、鬼

    称菩萨。 凡一切有情众生,因发菩提心,广修,自觉觉他、自利利他,经过三大阿僧祗劫,历五十一品位,破我法二执,除见思二惑,断尽尘沙无明根本烦恼,方能觉行圆满,成就佛果。此乃大乘菩萨行者必...空理,无能菩萨,通称自了汉,以众生皆有佛性,除其回小向大,虽了生死,不能成佛。 凡大乘行者,首重发菩提心,此小乘圣者也当尊敬,但不得效法修学,否则当落入小乘知见,恐障大乘道种。 三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0346980.html
  • 佛、佛教、佛法、佛学与学佛

    方法。可分由「」与「解」修学,「」修由佛法之修持中证得,「解」修乃系由体悟佛经之内涵证得。我们如欲学佛,则应依佛制、佛戒、佛法、更发菩提心(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),大乘菩萨道,广修,踏着...他);将所修福德(福),利益众生(此是利他),如是恒久持,断尽无明、尘沙二惑,至此觉行圆满,即成佛道。 二、人所尊祭、所归往、有传承、有脉络为宗,以上施训诲及方法、下能效仿与修学为教,此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0446981.html
  • 王绍璠:禅戏论

    不浮沉于机锋语海之中,丧身失命。诚所谓生于水火,复死于水火者。   苟若学人皆能以真参实悟而了心之契机,则明白本心,法法皆为实相,字字莫非般若。教外之旨,灼然而立,圆觉之性,朗然扩照。,...乃于言外之意,得窥教外别传之旨,则知天下老和尚老婆心切,慈悲特甚,能使学者于半偈证圆通,于得自在,则为斯篇之幸也。   不然,《碧岩》一出,大慧即焚,非《碧岩》可毁也,乃天下学者多妄认指沤为究竟,...

    王绍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5550698.html
  • 菩提心-学佛的根本

    修行之法,八万四千法门,菩提心是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之王。因为五戒是人善、十善及味禅是欲界天善;四禅八定是色,无色界天善、戒、定、慧,是二乘善,是菩萨善;菩提心为成佛正因,故为佛之善,因此称为诸善...心是一切善恶的根源,是法的根本。我们日常思虑的心,可为善,亦可为恶,十法界不离此心,成菩提亦即此心,但唯有菩提心,才是真心,其余心皆是妄心。  要知道真正从内心发起菩提心,谈何容易呢?读省庵大师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5354349.html
  • 谈佛教教育

    前供‘花’,代表修‘善因’、修‘’,因有好的花,才有好的果;供‘四果’是教我们看到果时,就能想起佛的四种果德:‘常、乐、我、净’;‘灯烛’代表智慧、光明,也说明了‘与其咒诅黑暗,何如点亮蜡烛’...佛教’是迷信、消极、逃避现实,都是没有认清楚佛教。下面仅就佛教的定义、教学的目标及教学的工具加以说明。  净空法师对‘佛教’的定义是‘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’。所谓‘九法界’,包括道—天、人...

    张有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155121.html
  • 铃木禅

    训练”,它应当是摄定慧于一体,而不是简单地偏重于心慧之训练与提升,若果只 单纯地注重于慧学,那么,其所得之慧也只可能是“狂慧”、或者“空慧”,况且为了获得开悟,古德亦曾以来“统摄”,从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40556907.html
  • 《优婆塞戒经·学习笔记》序

    受持优婆塞戒这一中心,开示受戒、修善、净戒、息恶等方法,并具体教导学人广修,成熟众生,自他兼利,共成佛道。佛陀的深慈大悲、护念有情,真可谓无微不至了。  幽兰居士夙植德行,秉性淳厚,在尚未学佛...戒生定,因定发慧”。所以学佛就是学定慧。《法华经》说:“定慧力庄严,以此众生。”其中“定”是学佛的依止,“慧”是学佛的先导,但都要以戒为基础。若不“恒住净戒一切功德”(《普贤行愿品》),要解脱生死苦海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4357262.html